WS1 從專家治療到全民Self Coach

過去16年,我們用心探索全民self-coach,成果喜出望外,無數市民找回內在力量。問題是,「全民self-coach」是否真的適合香港?

Self-coach(自我啟導),就是「睇自己」:回歸內在,覺察當下,如實靜觀,不再聚焦外在人事物,而是內觀起心動念,覺察自身行為、情緒和信念模式,給力內在資源,成為最佳版本的自己。全民一起「睇自己」,是細水長流的覺醒運動,讓我們重拾與生俱來的自癒力、免疫力、創造力。

「睇自己」,關鍵是如實覺察,如其所是,放下自我、自利利他,猶如古人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換言之,「睇自己、撐別人、利眾生」,從self-coach到coaching others,自愛愛人,度人先度己,修行先修心,一切由自己開始。

本文借鑒西方輔導學發展史的幾個重要門派,管中窺豹,探索可持續發展、循環複製的助人自助新範式。

XXXXXXXXXX

從「專家治療」到「全民self-coach」

原始部落社會將生病當作神靈降災,需要祭祀或巫醫驅邪除魔。直到19世紀,心理治療才獲認可成為專業治療,首先應用於醫學。1843年,英國外科醫生James Braid 將催眠引入醫學,開拓醫學心理治療。19世紀末,弗洛伊德 (S. Freud) 創立精神分析療法,1895年出版《歇斯底里研究》,治療重點是各種「異常」的精神現象。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業革命的美夢,徹底爆破,人們轉尋心靈慰藉,心理治療急速發展,門派數以百計,普遍跨越弗洛伊德從上而下的「專家治療病人」。

一、Carl Jung:貫穿東西方文化論述

1907年,弗洛伊德初遇榮格,讚歎不已,邀請榮格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第一任主席。1913年,榮格批評弗洛伊德偏重性欲作為生命能量(libido)的本質,完全忽略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就是人類祖先進化過程中,集體經驗底層的共通精神結構「原型」(Archetype),包括陰影投射、英雄、智慧老人,大地母親等。榮格在1920年代提出「共時性」 (synchronicity),就是沒有因果關係下「事件有意義的巧合」。自此,心理學和量子物理學多元互動,愛因斯坦構思相對論期間,經常和榮格交流。愛因斯坦妙語總結:「共時性是上帝隱姓埋名的方式。人類發明了時間,在宇宙尋找位置,但時間並不存在,所有體驗,只在當下。」

榮格是漢學家,醉心研究中國文化,高度評價《易經》和《太乙金華密旨》。1929年,他與德國漢學大師Richard Wilhelm合著《金花的秘密—中國的生命之書》,融合歐洲文化與中國文化精髓,發展出別具洞見的心理分析系統論述。榮格受《易經》啟發,貫穿東西文化論述,倡議通過內觀和冥想,回歸內在圓滿自性。榮格曾學習漢語,死前雕刻的石頭,更用中文「天人合一」,弘揚生命最高境界。

時代啟示:弗洛伊德打開人類認識自己的新窗口,提出言談舉止背後豐富的心理分析含義。榮格拓闊視野,開啟東西方心理治療文化探索,提出集體無意識的無盡空間,更解釋陰影如何投射於日常生活。「睇自己」變得好玩有趣,人人都能抽絲剝繭、逐層剖析。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案主本位取向

Carl Rogers在1940年代發展出「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案主本位,信任每個人就是自身問題的專家,都渴望實現自我價值,選擇幸福、平安、圓滿。因此,必須尊重案主的洞察和選擇。治療成果的關鍵,在於案主作出改變的決心,而非治療師的技巧;治療師的責任,就是提供安全環境,給予「無條件的自我敬重」(unconditional self-regard)。「案主本位取向」的論述,強調案主自我治癒 (self-healing) 的能力,逐漸成為心理治療的集體共識。

人本主義大師A. Maslow,在1960年代提出「需求層次」(Hierarchy of needs),指出每個人都是統一有機體,會自主選擇源自不同層次的需求,由最低的生理需求開始,到最高的自我實現,逐級發展。低層次的需要被滿足後,我們會轉向更高層次的需求,最後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需求。

人本主義衝擊傳統教學模式,認為恆久動力,源於自發動機,因此教育必須培育動機。外部強加的教學,只是過眼雲煙,無法令人持續成長。教師毋需灌輸知識,只需建立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實現。「培養正向動機」的概念,啟發了1970年代急速發展的體驗式學習。

時代啟示:人本主義徹底脫離弗洛伊德「專家治療病人」的權威論述系統,重視案主的自主體驗和選擇,強調案主才是主角,確立案主本位新典範。「案主本位」成為生命工作的核心。

三、當下轉念:由心理劇到完形治療

「心理劇」由精神病理學專家Jacob Moreno在1921年提出,透過特定設計的劇場元素,讓案主成為劇場主角,重新敘說生命故事,重拾內在力量。導師並非權威指導,而是透過深度聆聽,善用不同道具、角色替身,協助案主回歸當下。導師引導觀眾跟主角的感受,產生共鳴與心電感應 (tele),將原本壓縮扭曲的情緒,譬如內疚、羞慚、委屈等,直接轉化,重拾愛的動能,當下轉念。由於公開披露私人故事,導師必需確保所有人共創安全平台,堅守保密原則,讓案主自由擁抱生命,從更寬闊視野,修改生命劇本。

Fritz Perls在1940年代創立「完形治療」(Gestalt Therapy),強調此時此地的「整全體驗」:所有改變,就在當下。除了此時此刻,我們沒有其他體驗。一但「當下」改變,「過去」對我們的意義,就徹底改變。完形治療常用「空椅」(empty chair),將案主帶回當下體驗,重塑主觀經驗,改寫客觀意義。所以,導師不會問「當時發生甚麼事?」而是「你此刻有甚麼體驗和選擇?」

二次大戰後,體驗式課程如雨後春筍,導師不再灌輸知識,而是善用五感互動,學生從被動聽書抄筆記,變成積極探索的創造者。學習以體驗為本:「你講,我忘記;你做,我記得;你讓我參與,我才徹底明白。」學生取代老師,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

時代啟示:心理治療從傳統專家的「說話治療」(talking therapy) 轉為學員當下體驗,強調集體能量互動,學員互動互撐,齊齊「睇自己」。

四、Satir:表裡如一、善用「自己」(use of self)

心理治療的效果,取決於治療師和案主的信任關係,關鍵是治療師自身的being,就是我們的內在能量狀態,也是生命當下存在最核心的本然。如何修為自己,成為治療師的必修科。Carl Rogers 指出,治療師需要完全臨在,表裡如一,無條件接納,才能連結案主的內在需要。

家庭治療師V. Satir鼓勵治療師面對自身生命課題,因為案主通常傷痕累累,治療師可能也一樣。治療師和案主角色不同,生命卻同樣獨特、脆弱,渴望愛與被愛,渴望受尊重和肯定,因此,治療師毋須以病理標籤案主,創造二元對立的權力制約。如果治療師逃避自身課題,心腦不一、口是心非,便容易投射,傷害案主。治療師需要持續修鍊,接受督導,淨化自己,放下偽裝及恐懼,方能表裡如一,成為案主的榜樣。

治療師的狀態,決定治療效果。如果缺乏覺察,就難以連結案主當下,治療變得呆板、僵化、無效。治療師需要完全臨在、中正、合一,高度覺察當下:「妳剛才說非常快樂,同時我看到妳眉頭深鎖,兩度嘆氣,妳此刻覺得怎樣?」

治療師運用「自己」作為治療工具,需要高度敏銳,因為雙方權力不均。案主披露私生活,讓治療師進入私密空間,卻沒有對等權力走進治療師的私人空間,查詢私人問題。案主披露個人隱私時,高度脆弱,倘若治療師濫用權力,很容易造成剝削和傷害。治療師需要覺察自己「需要被需要」的慾望,留意「我來幫你」的道德優越感,常懷清淨心,一切以案主福祉為本。

治療師「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需要嚴謹,以免引發「移情」(transference) 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移情」是指案主將過去的情感投射在治療師身上,產生愛慕、抗拒、恐懼等情緒;「反移情」是指治療師對案主的情感投射。一旦「移情」,導師需要開誠佈公,鼓勵案主坦誠面對,探索移情的真正原因,支持案主即時轉化。

時代啟示:治療師不再高高在上躲藏在權力背後,而是謙卑踏實「睇自己」,持續淨化自己,善用自身能量,讓「我」成為最佳療癒工具。治療師需要持續修鍊、內觀、提升,讓表裡如一、當下轉念,成為生活常態,方能成為案主的示範單位。

五、西方文化輔導主導的本土化策略

心理治療的成效,關鍵是對應案主的獨特需要,包括文化、種族、階級、性別、性取向、家族的獨特處境。可是,華人社會的心理治療理論體制,過去一直套用西方研究典範和實務文本。本地大學的輔導學和心理學的理論系統、分析架構、方法學、教學課本、治療程序,大都源自西方文化,甚至將整套實證主義科學觀和本體論,悉數全收,結果出現了文化殖民主義 (cultural imperialism) 及文化自我殖民的危機。

西方心理學源自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化體制和歷史源流,值得虛心學習。同時,未必需要奉若真理,硬套在華人社會。譬如香港,已經發展出自身獨特文化氣質和生命能量,我們需要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反思,而非生吞活剝,全盤移植西方治療體制。我們需要專業覺察、文化反思,讓專業助人服務更多元化、本土化、在地化,立足於複雜、多元、流動的當代文化,真正切合每個案主的獨特需要。

傳統中國文化,重視家庭關係,倫理意識強烈,一切以家族利益和聲譽為本,穩定壓倒一切;這和現代西方社會個人本位、法治精神為本的價值觀,截然不同。現代歐美文化重視平等、自由、自尊、獨立,與傳統中國文化的集體主義、家長主義、男性中心,南轅北轍。輔導學奠基於歐美文化,傳統中國文化卻往往將個人自主自由的渴求,批評為「自私」、「不孝」、「激進」。許多華人案主,因為人際關係困擾而求助,覺得面對父母的情緒勒索和家族壓力,難以表裡如一。顯然,我們需要本土化的工具和策略,彰顯個人自主、情感獨立,同時也兼容家族和諧、社群共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Satir是睿智選擇。人生關係,只有三種:自己、別人、世界。所有外在關係,都是內在關係的投影。有諸內,形於外;能夠自愛,才能愛人;先有內在和平 (peace within),才會關係和平 (peace between),最終世界和平 (peace among)。Satir提出的「表裡如一」,不是獨贏或雙贏,而是三贏:我贏、您贏、團隊贏,用來處理情緒勒索和關係張力,立竿見影。

1997年,美國心理治療師Susan Forward提出「情緒勒索」的概念,就是展示自己傷痛,威迫利誘,令對方就範,美其名為「愛」,其實淪為互相索取的「互累症」。譬如:

母親說:「女,你不是永遠照顧我嗎?原來你會那麼自私。」
父親說:「仔,你令我太失望了!有了老婆,就遺棄爸爸。」

美國心理學家Stephen Karpman在1968年指出,我們都曾捲入「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的三角循環:拯救者背負了受害者的責任,令受害者不需負責;受害者將責任推卸給加害者,逃避責任;加害者要別人滿足自己的需要,也是不負責任、自我中心。最終,大家都是受害者。受害三角互相吸引,惡性循環、永不超生。

出路,是健康界線。我們快樂與否,完全是個人選擇。無人有能力、有需要、有責任揹負另一個人的生命。健康人際關係,需要健康界線;沒有健康界線,變相鼓勵對方侵犯我的界線。

許多孩子都覺得父母傷害了自己,可是父母並沒有傷害孩子的意圖。溝通工具「我語句」,有效應用於華人社會的關係中,創造三贏局面;因為「我」覺得不被尊重,不表示「您」有不尊重我的意向。

「我語句」包括四部曲:
1、欣賞對方的正向出發點。
2、放下批判講出我的感受。
3、用愛清晰講出我的底線。
4、雙贏建議,再虛心聆聽。

時代啟示:療癒需要本土化、在地化、個人化,尊重多元差異,借鑒不同文化智慧,有機整合,切合每位當事人的獨特文化處境、家族張力和個人需要,為每位案主度身訂做獨一無二的轉化旅程,大抵是「案主本位」的必修課,也是治療師畢生的修鍊。

六、正念教練學:全民self-coach的學術基礎

正念教練學,是「東方心學」結合「西方教練學」的本土化探索,更是全民self-coach的學術基礎。正念和教練學,看似格格不入,實則一體兩面:正念是教練學的基石,教練學是正念的實踐。

教練學源自西方1970年代,植根於20世紀的輔導學、心理學、運動學和催眠學,正念則源自遠古東方智慧。當教練學遇上正念,便從「外在行為模式」(Doing Mode) 轉為「內在心智模式」(Being Mode);從「設定目標、規劃藍圖、即時行動」,沉澱為心腦合一的當下轉念。

教練學以正念為基礎,否則容易外強中乾、曇花一現。
正念以教練學為實踐,否則容易自命清高、脫離群眾。

傳統教練,聚焦於案主描述的「問題」;正念教練卻側重「問題」只是心的投射,將焦點從外在問題轉為內在覺察,將頭腦「認知」昇華至心靈感悟的「覺知」。正念是心靈力量之「本」,教練學是心靈力量之「用」。前者為「道」,是固本清源的終極法門;後者為「術」,是具體實踐的世間快道。

「重自主、輕權威;重探索、輕說教」是21世紀的主旋律,網絡新生代自幼熟練社交媒體,習慣多元選擇,自主意識強烈,喜歡自由探索。新世代的領袖,需要駕馭變幻無常的VUCA (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 時局;成敗關鍵,在於敏銳的覺察力、應變力、創造力,以及自我修復的自癒力、免疫力。相對於傳統權威模式,「睇自己」的Self-coach模式,可能更切合時代所需。

時代啟示:「東方心學」結合「西方教練學」,讓「睇自己」普及化、生活化、系統,回歸當下,化為即時有效的轉化法門。全民self-coach的理念和態勢,切合時代需要,值得認真探索。

七、專業助人新範式:八合一共振團療

正念風潮席捲全球,大抵是繁華盛世開到荼蘼的物極必反。世界愈荒誕,愈需要清淨心。沉溺名利權慾,終歸鏡花水月;集體返樸歸真,追求心靈健康,漸成社會趨勢。正念,正好呼應時代呼喚,蔚然成風。

時代巨變,我們需要與時並進。兩年半前,疫情爆發,自在社課程被逼停頓,絕處逢生,拍攝「華山秘笈」,每天免費播放,探索「全民self-coach」的可能性;其中一集關於親子關係,超過200萬人次收看,口碑甚佳,令團隊喜出望外,促使我們反思專業助人的長遠發展範式。Self-coach的核心理念,就是置身時代巨輪中,我們值得回歸內在,善用情緒轉化、信念改寫的有效法門,當下轉念,持續實修,面對任何衝擊,能夠即時臨在當下。

如果大家都持續「睇自己」,做自己生命的教練,自我轉化,那麼,全民的幸福指數自然提升;家庭暴力、情緒勒索、精神困擾、濫藥沉溺、離婚虐待等個案,自然大大減少,醫療系統和社福系統的壓力和開支自然減輕。

全民Self-coach的實際操作模式,需要多維度、多元化、多層面的全盤系統思維,由專業治療師團隊全盤統籌,確保專業、安全、科學、嚴謹。加上網絡時代,訊息發達、手機普及,男女老幼,都可以受惠於可持續發展、可複製、可循環、可量化、實證為本(evidence-based) 的助人自助系統。

過去16年,自在社用心探索體驗式成長新範式,我們跌跌碰碰、屢敗屢戰,逐見雛型,暫稱為「八合一共振團療模式」,在此分享,期盼一起探索新世代的有效共修範式。

1、導師轉化:導師需要虛懷若谷,以身作則,真誠分享自身挫敗和脆弱,示範如何將生命痛點轉化為亮點,啟動高頻能量,創造安全信任的集體共振能量場,讓學員放下頭腦,融入實驗 (心理) 劇場,集體共修、即時轉化。導師必須專業,精準導引與發問,再三強調保密原則,因為生命轉化牽涉個人隱私,必須將參加者的安全性,放在首位。

2、有效工具:團隊共振,需要簡單易學的專業工具,譬如陰影投射、情緒勒索、內在小孩、信念改寫等。透過體驗式互動,讓學員活學活用,心領神會;加上教練個人化的真誠回饋、社交平台的每天互動,學員便能在生活中持續實踐和提升,逐步掌握有效溝通,改善人際關係,提升生命質素,實踐「睇自己、撐別人、利眾生」的幸福成長路。

3、當下轉念:導師和教練團隊,透過音樂、場景、遊戲和練習,帶動學員的覺察力、創造力,專業地引發正向動機和行動,當下轉念,衷心向身邊人道歉、道謝、道愛,引發同頻共振,自然感動其他學員,集體共振互撐,一起當下轉念,共創清淨愛的交流。集體療癒工作坊的優勢,由一剎那的感動引發持續改變,由一個人的突破引發集體轉化。

4、團隊互撐:團隊是社會縮影,我們的牢固習性,在團隊互動中表露無遺。集體療癒工作坊發揮協同效應,透過安全、踏實、實證的有效機制,讓學員持續互撐、彼此照鏡,原本不擅溝通的學員,也會被集體轉化的慈悲能量感染,突破習性模式的桎梏。「睇自己」成為共同語言、共修文化,再透過社會服務、小組互撐,齊創細水長流的共修社群。

5、教練跟進:教練給予學員個人化的支持,需要善用自身能量作為工具,溫柔而堅定,給學員無條件接納。教練需要接受專業架構的專業培訓和督導,持續踏實「睇自己」,成為學員的榜樣,既與學員個談 ,也帶領小組,更在社交群組,和學員每天互動,難怪許多學員都渴望成為教練,薪火相傳,學習從self-coach到coach others的專業技術。

6、網絡力量:善用網絡社交平台,讓學員全天候、全方位學習。教練團隊建立安全、信任、尊重的能量場,讓學員不斷實修,網上持續提問、分享、回饋,做自己生命的教練,將心靈和溝通工具活學活用,先處理情、後處理事、先欣賞、後回應;大家在絕對保密的信任基礎下,持續共修共學,每天踏實操練,逐漸締造細水長流、互撐互助的社群。

7、清淨貢獻:任何團隊能夠細水長流,需要凝聚清晰理念,依法不依人,學習貢獻他人,從中找到比自己生命更大的價值。自愛愛人,像養育可愛嬰兒般愛自己,不斷修煉內在力量,做最好版本的自己,讓身邊每個人受惠。這也是「睇自己」的價值,持續與自己、他人、世界修和,用生命影響生命,善用每個當下,創造清淨共修、細水長流的社群。

8、嚴謹守則:恆久有效的療癒,不能單打獨鬥,而是需要善用團隊共修,激活同頻共振能量場。團隊健康運作,需要健康界線、清晰守則,讓每位成員感到尊重、安全、信任。以下是自在社教練的專業守則,在此公開,拋磚引玉,資源共享,從而積腋成裘,一起反思:如何踏實地守護、落實這些專業操守,讓共修社群,持續健康發展、細水長流?

一、健康界線、避免私人關係:
1. 教練與服務對象,是專業助人自助關係,需要健康界線,在專業服務期間及結束後的六個月內,避免發展私人關係,包括感情關係、性關係、金錢關係,以免帶來傷害。
2. 教練不宜分享私人話題或敏感議題,包括宗教、政治、感情關係等,否則容易變成私人朋友,角色混亂。唯一例外是專業需要,純粹為着啟導對方。
3. 教練避免捲進多重角色,容易混亂,譬如早上是教練和服務對象關係,下午教練變為服務對象商業機構的培訓夥伴,晚上雙方卻是私人派對上的朋友。

二、單獨溝通:
1. 為了實踐有健康界線的專業關係,教練需要避免與服務對象在晚上十時後通電話,以免引發情感投射和移情。
2. 教練一般不宜與服務對象在戶外單獨面談;如果服務對象有緊急需要,請即通知總教練或轉介相關社工協助。
3. 教練需避免與異性學員有身體接觸,同性也需要訂立健康界線。任何可能引起誤會的言談舉止,儘可能避免。

三、保密原則、避免二度傷害:
1. 教練嚴守保密原則,不向任何人披露服務對象的個人資料和經歷 (專業督導除外)。
2. 若服務對象表達有自殺念頭,需要即通知導師、總教練或轉介社工、警方協助處理。
3. 教練不能隨便查問學員的個人私隱和成長傷痛,以免觸動傷痛感受,引發二度傷害。

四、個人修為:
1、教練也是普通人,需要持續修為自己,勇敢面對自身問題。
2、以服務對象的需要為先,願意謙卑睇自己,學習清淨貢獻。
3、表裡如一,時刻謙卑睇自己,讓自己內外兼修,健康成長。

五、轉介個案
1. 如果發現學員需要更專業的支援,盡快與管理團隊溝通。任何時候,以學員的安全和需要為首要考慮。
2. 如果教練無法處理學員,便需要求助,轉介給更適合的專業助人者,一切以學員的需要為終極考慮。

總結:

這個「八合一共振團療模式」,是過去數百位教練和義工用心貢獻、集體共修的成果,仍在探索、研發、實踐中,需要繼續沉澱、提升、實證。

從時間向度看,我們得益於歷史前輩的偉大貢獻,有責任傳承生命成長的使命。同時,我們立足當下光速發展的網絡新世代。今天香港,許多年紀輕輕的孩子,已經是科技達人,掌握的訊息量遠超成年人,自幼追求個人化、自主化的獨特體驗。因此,傳統教學模式,明顯與新生代脫節。如其抱殘守缺,不如歪打正着、將計就計,善用網絡新科技,啟動助人自助新範式。

從空間向度看,量子物理學的突破,改變整個科學世界,讓過去匪夷所思的千里發功、共時性、特異功能,開始有嚴謹科學論證。我們值得善用集體能量場,發揮同頻共振的威力,在專業嚴謹的督導下,讓個人成長與團隊共振並駕齊驅,推動全民self-coach「睇自己」,回應時代巨變的呼喚。

後記:

屈指一算,我從事當下轉化生命的全職導師工作,超過16年,親歷上千個個案,嘗盡辛酸、挫折、傷痛和淚水,同時,感恩無數同修和前輩的提醒,一起學習和探索。

香港其實有無數前輩,一直用心探索本土化的療癒策略,譬如陳麗雲教授在2002年促成的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開拓整全身心健康的研究和教學,多元化、多維度、多層次融合當代東西方實證科研,成為身心健康臨床實證的翹楚。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陳瑞燕教授,結合禪武醫和西方醫學,研發「禪武醫生活方式醫學 」,助認知障礙症患者和情緒病人改善身心健康,獲美國生活醫學學會的科學實證支持。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林瑞芳教授,大量從事靜觀的專業實證科研。容曾莘薇博士,2002年創辦青草地全人發展中心,用心將Satir模式落實到香港社會,持續培訓許多專業輔導員和社工。例子不勝枚舉。本文只是提綱挈領,挑選幾位西方心理學的大師作為引子,勾劃從「專家治療」到「全民self-coach」的幾個重點;管中窺豹,難免掛一漏萬。而且,所謂「東西方」絕非凝固靜態、壁壘分明的二元對立;譬如一行禪師,60年前已經將正念修持,逐漸帶進西方世界,發揚光大,讓正念成為跨文化、全球化的實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文僅是滄海一粟的初探,期盼未來,陸續用文字書寫、多媒體拍攝,與大家分享:「睇自己」系統如何循環再生?如何從self coach到 coach others?如何從自身傷痕累累,逐步自我轉化、持續實修、貢獻他人,進而掌握同頻共振的專業技術?如何確保每個階段的安全性?如何有系統地培訓、認證和督導教練?如何確保全民self-coach的專業質素?如何推動全民覺醒運動?

時代巨變,盡己綿力,為天所用。

周華山(自在社創辦人)

參考書目:
1. Baldwin, M. (Ed.). (2000). The use of self in therapy. 2nd ed. New York: Haworth Press.
2. Beard, C. (2010).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Toolkit: Blending Practice with Concepts. London: Kogan Page.
3. Finlay,Linda, 2021 The Therapeutic Use of Self in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Open University
4. Karpman, S. (1968). Fairy tales and script drama analysis. Transactional Analysis Bulletin, 7(26), 39-43.
5. Kolb, D. A., & Fry, R. E. (1974). Toward an Applied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MIT 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6. Kwan Chi Kin & A. Reupert (2019)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Workers’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Their Practic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9, (49).
7. Satir, V. & Baldwin, M. (1983). Satir step by step: A guide to creating change in families. Pal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8. Wendy Lum 2002 The Use of Self of the Therapist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volume 24, pages181–197 (2002)
9. Wosket, V. (2016) The Therapeutic Use of Self: Counsell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supervision. 2nd ed. Oxon: Routledge.

WS3 生命工作者的四個陷阱和出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