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51 Hannah Arendt:平庸的邪惡
Hannah Arendt是猶太人,1906年生於德國,23歲取得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納粹政府掌權,她逃亡到了美國,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教授。1961年,Arendt見證世界觸目的耶路撒冷大審判,被告是二戰屠殺猶太人的納粹高官艾希曼。最震撼的,原來艾希曼並不仇恨猶太人,精神科醫師認為他很正常,愛惜妻兒和家人,艾希曼為自己辯護說:「我根本無罪,我沒有殺死任何人,我只是盡忠職守、履行職務。我的角色,任何人都可以做。如果我有罪,每個德國人都有罪。」
Arendt提出「平庸的邪惡」這個概念 – 真正的邪惡,是拒絕反思、盲從附和。艾希曼不問情由聽從上司指令,導致無數人死亡;他的罪行,源自對上級的盲從。Arendt認為,「服從」本應是美德,但當我們一味服從,埋沒良知,就成為了暴行的幫兇、邪惡的共謀。因此,暴行的源頭不是「邪惡」,而是「平庸」。集體盲從,結果令整個社會陷入邪惡之地。
艾希曼的主審法官結案陳辭時說:「艾希曼,你不是決策者,只是執行者,同時我們裁決的重點,是你的實際行為而非你內心的想法,也非周圍的人是否犯了罪。你確實服從並執行了屠殺的指令,讓數以萬計猶太人受害。服從就等於支持,你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就是你被處死的唯一理由。」
集體習慣服從,社會就習慣邪惡。當我們都一味服從,對自己的行為缺乏覺察,就強化社會的不公義,以致勇敢發聲的人,更加被打壓。「平庸的邪惡」提醒我們,蠶食人類社會最深的,正是縱容不公義的平庸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