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coach 25: 為何佛陀不會妒忌?
妒忌,可以令我們很痛苦,這痛苦源自我們的恐懼和不安全感。然而妒忌也會有其正面意義,譬如,夫妻或情侶關係中的妒忌,可以保護這段關係的忠誠、忠貞,避免背叛和出賣。可是,妒忌用了操控、具殺傷力的方式去表達愛,結局大家都是輸家。所以我們需要善用和轉化妒忌,因為妒忌其實是提醒我們一些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一些我們還未學懂的功課,因而我們會繼續妒忌。
其實,我的妒忌就是我的執著,我妒忌什麼就是我還未放下什麼,我妒忌誰,就是將我的價值放在誰的身上。
試試誠實的問問自己,我的妒忌在反映我的什麼?為什麼我會不斷和別人比較?這個妒忌可能是在提醒我根本不愛我自己。所以,與其等待,逼使其他人來愛我,倒不如先學會如何去愛自己,唯獨懂得自愛才會有自我價值,如自我接納、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這份自我價值,不是驕傲,而是謙卑地善用我的生命,當我們完全懂得自愛,就再沒有必要去妒忌其他人。看到其他人幸福、強大,我只會為他高興,覺得好值得欣賞、學習。
所以,我有多少能耐無條件地愛自己,就有多少能耐去放下妒忌;我有多少不接納自己,就有多少需要透過得到其他人認同去證明自己。
試想想,耶穌、佛陀會不會妒忌其他人?我真心相信不會,因為衪們已經自我圓滿。所以,不妨試試將生命的焦點放回自己成長路上,而不是放在妒忌的對象身上,否則我們只會繼續痛苦,別人不認同我,我就非常痛苦,別人比我更強大,我就會非常妒忌。試試現在這刻,讓自己放鬆,坐直、閉上眼,感受一下我內裡的妒忌,然後好謙卑承認我也有妒忌的部份,同時我不是我的妒忌,這妒忌是在提醒我需要更加愛我自己、提醒我的價值不在於別人的目光,我值得好好的去愛自己。誠實地問自己,一直將自我價值放在哪裡?然後承諾由今天開始,我會更加愛我自己。
伸延閱讀:周華山博士 5月10日免費工作坊: 正念教練學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