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128 中國文化的「身心靈」

很多人認為「身心靈」這個概念,由西方傳入,其實中國文化也有自己的身心靈論述。傳統中國人很強調保身養生,也注重心志的培育,譬如以孟子為本、王陽明集大成的《心學》。 中國人認為,心是靈魂的居所,連接物質與非物質世界,身心靈與天地萬物相通,所以要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老子》說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黃帝內經》說「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莊子》則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為人者,要有惻隱之心、慈悲之心;做事要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無忘初心;遭遇無常,會心痛、心酸、心寒、心碎、心死等。 傳統中國文化認為,人與萬物都是天地元氣組成,人需要天地正氣滋養,所謂「精、氣、神、形、體」,只是功能上的差異,本質上都由元氣所成。精氣神合一,就是健康之道。這個概念,將靈性與身體視為整體而非二元對立,與「身心靈」合一的說法,不謀而合。 「身」與「心」始終會消失,「靈」卻是永恆的。人類自古追求永恆的價值,道家說道,基督徒說神,佛家說空性。換言之,靈是人類精神的層次,生命終極的意義。靈本身無形無相,不淨不垢,不生不滅,難以言詮。老子《道德經》開宗明義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夠用言語描述的,已經不是道的真身。《聖經》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佛家就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不同文化信仰,都對「身心靈」有自己的解釋。古人很多看法,都被現代科學所肯定,譬如德國傳爾醫生於1950年發現,人類細胞有一種電能路線圖,和中國古人所描述的經絡圖譜十分相近。從腦波、心臟波的電磁場測試發現,心磁場強度是腦磁場的4000倍,所以「心」情開朗、 「心」 安理得的時候,身體都會更加健康。 

Read more

SC126 真正健康,由靜心開始

靜心,就是將心靜下來,真正自愛,不再盲目複製父母或社會的價值觀,不再勉強自己滿足別人的期望。靜心至少有五個層次: 1. 聆聽身體的需要:身體不斷提供訊息給我們。現在就讓自己試一試:全然放鬆、坐直身子、閉上眼睛,慢慢感受身體的狀態,聆聽身體內部的需要,跟身體說「我愛你、多謝你」。 2.聆聽自然的呼喚:去一個接觸到大自然的環境,譬如公園、海傍,讓自己靜下來,用心聆聽花草樹木的聲音,感受眼前那棵樹、那朵花,如果它有說話跟我說、提醒我,它會說甚麼呢? 3. 聆聽內在的情緒:我們自幼積累很多情緒,請嘗試靜下來,感受內心的情緒,衷心多謝這些情緒,多謝它們提醒自己要放下執著、放下期望,更慈悲對待自己。 4. 覺察內心的念頭:腦神經科學家發現,每人每天大約有90,000個念頭,盡是自我對話的小聲音。每天醒來,便充斥著「我喜歡」、「我不喜歡」等千百種想法,反映了社會文化、期望、習性的影響。很多人一生追逐外在認同,就是為了滿足這些小聲音。靜心的好處,就是幫助我們覺察內心的念頭,去除雜念,認清自身真正的需要。 5.連結宇宙的大愛:靜心讓我們連繫內在靈性、宇宙大愛,這是至高至善的大智慧,是我們本自具足的內在清淨心。能夠放下雜念、放下假我,人性最清淨、最純粹、最自然的慈悲大愛,就逐漸呈現,成為我們行雲流水的喜悅自在。 靜心,需要持續練習、養成習慣。每天早上,身體剛剛甦醒的時刻,頭腦最放鬆、潛意識最活躍、內心最清淨,這正好是靜心的最佳時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