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習作
撰文:姚巧思 (Howsie)
在剛過去的母親節,你們如何與母親渡過?
那天怎樣渡過,快樂與否,固然重要,但節日終歸不過是一個節日,與父母關係的建立卻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曾聽說過:﹕「除非我們能真誠地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否則我們都錯過了生命。」
我 們存在,因為父母,猶如一棵樹的生長不能沒有根。我們愛自由,更愛選擇,但諷刺的是,每個生命呱呱落地的一刻,其實一點發言權都沒有。那種無從選擇的失 望,以至成長階段各種的期望落差,令我們對父母總是存有一絲絲的怪責,怪責父母,同時懲罰自己。任我們在外面如何圓滑做人,笑面迎人,我們都不能真正自 在,真正快樂,底蘊是我還未學懂寬恕,未學懂愛。
社會為父母定下各式各樣的標準,何謂模範父母?何謂成功父母?就這樣,為人父母的衝不破框框;作兒女的同時充滿期望,但誰說父母天生便懂得愛?他們即或不懂,也不代表不愛。
慶幸的是,愛並不是一場等價交易,愛是一個信念,也是一種每時每時刻的選擇。生命過去處於任何境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此刻永遠可以選‧擇‧愛
好好的愛自己,然後學習好好的愛父母,這是一份愛的習作。
正因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與父母的那一點血脈相連更顯得彌足珍貴。我們和自己的父母相遇,因為我們都盛載著彼此今生要學習的功課。
聞說天下父母有兩種﹕一種父母很會帶子女遊歷大世界,另一種父母卻靜靜的等待子女帶他們看世界。不管你是上述哪一種,我都衷心祝福你。能夠牽著父母的手,與他們同行,本來就是一份好得無比的福氣!
能夠牽著父母的手,與他們同行,本來就是一份好得無比的福氣!
谢谢你的分享, 巧思!
是的,沒有天生的”當父母”天才,我們,包括父母和子女,都可以作出選擇
我想,社會的標準有可以參考的,卻不是唯一的,我們都要學習放下期望,按著目標一起創造美好關係
近期,即使是打電話回家,告訴家人回家吃飯與否,我嘗試多吹兩句水,感覺大家也會多了一點話題的
認為自己的不快樂,原因來自父母,也許是真的。可是,也想一想在這段關係中,子女又扮演了甚麼角色?做父母一點不容易,要面對的,又何只只有管教子女一事,柴米油盬、返工供樓、夫妻姻親……每件事都叫你費盡心力!事非經過不知難,試為父母設身處地(自他相換)想想,父母何償不希望得到別人的諒解和支持。不是子女一出生,父母就一定懂得做父母,彼此也是邊做邊學,錯漏難免。多一點諒解,愛油然而生!跟懲罰說聲再見!重塑父母子女關係,也可由我們做子女的起動。畢竟,父母子女在人生路上相交重疊的時間不是無限的。
我們可以抱怨只剩下半杯水,也可以興幸還有半杯水。「期望」可以是雙刄劍,恰當的當然可以化成努力的目標,過度或扭曲的便會變成肩上的重枙。
看得我心里火热。谢谢你,Howsie。
這篇寫得非常好,看得我十分感動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