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的思考(下)
撰文︰CM
兒子(Jack)︰
Jack 擔當詰問神的角色(有如約伯),質疑現象世界、心有不甘、控訴、迷失。Jack 個性倔強,抗拒父親(甚至曾萌生殺父的念頭),但又渴求父愛。目睹朋輩遇溺及喪弟後久未釋懷的經歷,令他質問神:[voice over – young Jack] “Where were YOU? YOU let a boy die. YOU let anything happen. Why should I be good? When YOU aren’t.” 當神讓厄運臨於好人身上,為甚麼我們又要當好人?好一句對神的質問!Jack 選擇以冷漠和疏離回應。
成年的 Jack 與妻子(情人?)住在大屋,但兩人關係疏離,表面看來生活舒適,但他一臉愁容,不怎麼快樂。在工作場所,他跟週遭的人和環境格格不入。經一番折騰,Jack 祈求:[voice over] “Brother. Keep us. Guide us. To the end of time.” 呼應片頭緊接《約》38 引言的一句畫外音:[Jack] “Brother. Mother. It was they that lead me to YOUR door.” 這是 Jack 的「回歸」之路![voice over – young Jack] “I didn’t know how to name YOU then. But I see it was YOU. Always YOU were calling me.” … “YOU spoke to me through her, through the sky, through the tree.”
Jack 走到荒漠(冷漠和疏離?),又走到海灘(聚散無常之地?),在此,他與一眾故人「重逢」!他頹然跪下……,由母親、亡弟和眾故人處(現象世界?)重拾失去了的愛和希望!片末 Jack 的一笑,表達泯滅仇怨的一刻,也是 Jack 與自己和上天修和的一剎。Jack 最終發現,他人生重新的起點原來就是自己的家庭。
亡弟安息的「喪禮進行曲」(Funeral March)拍得很優美,配樂動人。這一段電影採用安魂曲(Requiem)代替語言文字交代劇情是絕配。
飾演少年 Jack 的 Hunter McCracken 與 Sean Penn(做回自己就可以,舉手投足間就自然散發出反叛和懷疑)神態非常相似!兩者流露著相同的反叛、懷疑和患得患失。長相、造型,完全可以表達 Jack 的性格和心路歷程!選角恰到好處!
故事思考︰
電影描述主角 Jack 在掙扎中的成長。夾在父母兩股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中,他迷失,對世界冷漠疏離。特別是目睹死亡及喪弟的經歷,令他不斷質問神。對照電影一開始時引述《約》的章節,《生》的主題是探索苦難,焦點是「無罪受難」(與傳統善惡報應論相違。題外話︰日常說的善惡報應,有沒有一些信仰的功利色彩和投機成份呢?)。正是約伯的清白無辜,令他面臨品格與信心的嚴酷考驗。電影中段牧師講述《約》的苦難意義,是全片少有直接陳述的地方——「不要以為你沒有做過壞事,厄運就不會臨於你的身上……。」,藉此告訴觀眾,苦、痛,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做過甚麼。
神沒有直接答覆約伯詰問義人為何會「無罪受難」,卻以一句反問回應;神也沒有直接回答 Jack 質疑祂讓厄運臨於好人身上。可是,神對約伯說的一席訓言中,已展現了祂的美意:神給人的是祂的一切,而不是祂計劃的每個細節。約伯所追問的,變得沒有意義。《生》和《約》一樣,宣告傳統善惡報應觀念無效,但給人帶來另一個光明的希望——神肯定了約伯,也就是肯定了世間的苦難和善人受苦的合理性;而神最後對約伯的「補償」也說明,神認同人對祂質疑是可以理解的。
暫且離開尊卑的範疇,質疑神的善惡報應很人性,尤其以人的角度出發,宗教或道德上的態度是否恰當是另一回事。約伯和 Jack 詰問神,不一定是謙卑與否的問題;質疑世間有過如此這般「無罪受難」,人心有不甘、控訴實在可以理解,因為人不一定明白或接受自己只是「生命樹」無數過客之一,人不是尊貴的嗎?神不是公道的嗎?神不是賞善罰惡的嗎?所以不管是否誠心、謙卑,人不免惶惶不可終日。人有質疑神的時候是否不尋常?
「質疑」有沒有正面意義?若對事、對人、甚至對神心死,還會質疑對方嗎?質疑是心未死,仍有所待。
那二十分鐘「國家地理」式畫面所表述的,是呼應《約》38︰4 所載︰「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那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神首先要人承認自己渺小,才能了解生命的奧秘。這可能是走到海灘後,Jack 頹然跪下的象徵意義,亦等同約伯在神對他訓誨後,以懊悔和順從,來結束他對神發起的挑戰與質疑。(《約》42)人只是「眾生」之一,是自然及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無常」才是常態。人不能憑有限的思考去理解那無限的規律。接納人生的限制,包括未能主宰生死和命運的事實,才能不再執着於發問沒有答案的「為什麼」,而專注於善用人有限的心思和時空,快樂地活着。母親的「回歸」之路,就是一次示範。能否吞得下「好人冇好報」,是每個人的功課。
苦難使人認識自己,反思、醒悟。(《約》42:6)苦難是否神的恩典,留待各位自行判斷。
點題文字下半部份引述《約》38︰7 所載︰「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 When the morning stars sang together, and all the sons of God shouted for joy?” The Book of Job 38: 7)提醒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角度看待浩瀚恢宏的創世工程︰以欣賞感恩,代替質疑「天地不仁」的悲情去了解大自然的一切,包括苦難!
螺旋星雲 NGC7293 曾經被稱為上帝之眼
約伯式(Jack 的質疑也一樣)詰問,以人的角度出發,從人的內心探索苦難的意義和神的存在。《約》一向被視為第一部存在主義作品。據網上資料所載,導演馬力克(Terrence Malick)讀哲學出身,專攻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存在主義學者)哲學,這可能是《生》含濃厚存在主義色彩的原因,片中主角從存在者的存有場地(人生)追尋人生終極意義,有別於傳統神學以追問第一因去論證神的存在。
耶教文化中,伊甸園中有兩棵很重要的樹,一棵是智慧樹,另一棵就是生命樹,意象豐富。由樂園到失樂園、由墮落到救贖、再回歸永生。《生》是希伯來宗教信仰中“U”型救贖史的電影版。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