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加油

撰文: 悟空

行哲今年平生第一次報名參加了10公里慈善跑步籌款. 每天早上自己練習5公里, 每個週六, 和朋友一起練習10公里, 這樣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幾個月.

行哲問自己什麼原因能夠一直堅持這麼久? 那源源不斷的動力來自行哲內心那身體健康的強烈願望. 適當的運動, 能夠令身心保持開朗, 生活和工作將更積極正面! 行哲從運動中體會到那種無形的價值, 運動也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一天不運動, 不出點汗, 渾身就覺得不自在, 象缺少了一些正能量!

行哲其實多年前已開始有晨運的習慣. 每天早上花6分鐘的時間, 跑1.2公里 -標準跑步徑3個圈的距離, 十分便捷, 簡單易行. 只是, 行哲後來發現這樣運動的強度其實不夠, 用專業的話來形容, 就是跑1.2公里不屬於帶氧運動, 對減輕體重等完全起不了作用! 要達到理想的效果, 每天要跑5公里, 以行哲的速度就是要跑35分鐘. 目標明確了, 行哲就嚴格去執行, 開始的時候是有點困難的, 後來, 堅持努力不懈, 慢慢也就適應了.

這適應的過程, 倒不單純來自體力的提升, 行哲內心“自我對話” 的改變是個關鍵.

每天跑5公里, 雙腿不免會累計許多乳酸, 有時才上跑道, 腿就會有種嵌了鉛的感覺, 不大聽使喚. 行哲最初也會被聚焦在那種累的感覺上, 結果心越覺得累,腿就越覺得重, 到最後真的跑不動了. 後來, 行哲嘗試改變了和雙腿溝通的方法: “我知道你們有累的感覺, 今天能夠堅持跑嗎? ”說來奇怪, 當行哲的焦點從“累的感覺” 轉移到“堅持跑步”上, 雙腿反而變得信心滿滿, 鬥志昂揚: “放心, 我們是可以堅持的! 開始跑吧!”於是, 頭幾公里雙腿慢慢適應了跑步的節奏, 等過了差不多一半的距離, 就會開始越跑越暢順,一下子就能直達終點. 偶爾, “累的感覺” 還是會在中途再次回來糾纏, 這時候, 行哲只要看看路旁的花草樹木, 就會神奇地聽到它們的呼喚, 齊聲為行哲吶喊助威: “加油! 加油!”

注意力的改變,一念之差, 效果竟然會是天淵之別. 這例子說明了我們身體的奇妙, 身體真是個無窮無盡的寶藏, 一切在於我們怎樣和它去溝通! 當我們焦點是在困難上, 那就是在用負能量去溝通, 結果只會引發更多的困難在我們身上出現. 相反, 如果我們用正能量的方法去溝通, 焦點放在行動和目標上, 身體也會做出積極的回應, 展現出完全令人振奮的結果!

我們的身心就像個小朋友, 它一切的成就, 在乎與我們這個“大人” 如何去跟它去溝通!

不適合釣魚的日子
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