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
撰文: Vanessa Chow
作為家中的長女,我從小就被教導要照顧弟妹和幫助父母。有一段很長時間,我一直在照顧身邊的人,努力滿足他們。但同時,我又覺得勞心費神,並不快樂。這幾年來,我的伴侶一直提議我 “放手”(let go) 和“ 放鬆、順其自然” (relax and go with the flow)。作為一個追求高成就的我,我只懂努力嘗試,盡力去拼。畢竟如果我想要某樣東西,為什麼不能為它盡全力去搏呢?而且只要我付出的努力越多,得到這樣東西的機會就越大,不是嗎?所以我無法理解“放鬆、順其自然”或者“放手”的真正意義,只抱怨伴侶不支持我。
去年,上天安排我去報讀了生命領袖課程 (DP)。在課程中,我第一次明白到“太努力”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結果。我發覺這些年來我常處在一個惡性循環中:我越是努力、越嘗試爭取,得到的反而越少,我就變得沮喪、抱怨。但是,當時我仍然不明白“順其自然”或 “放手”怎麼就可以有效。我有練習瑜珈的習慣,我有某些特定的姿勢是很難做到。上了生命領袖課程(DP)之後,有一次我在練習瑜珈時,我想起了“放鬆”,所以我就放鬆了身體,竟然能很輕易地做到某些姿勢。那一刻我才知道,如果我“太努力”,我的肌肉就會很“僵硬”,就不可能做到那些姿勢。然後,我試著用意念讓身體再進一步放鬆,發現能伸展得更開。我恍然大悟,人生就和做瑜珈一樣,如果拋開一些自己覺得必需的干預,讓事情自然發展,生活可以更美好。
我想,“太努力”在我們很多人的思想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我們的文化教導我們從小就要去爭取值得擁有的東西,不論是在學習中,工作中,還是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將我們的自我價值放在能否成為的最好的學生,最好的員工,最好的兒女,或最好的情人上。將生活變成一個“項目”(project) ,要做到最好,控制每一個細節。有時我們似乎忘記了享受和欣賞我們身邊的環境,我們的家人,甚至自己。
我現在終於理解 “放手”和“順其自然”的意義,“太努力”有時反而適得其反。讓我們一同學習放鬆、放手、順其自然,盡情享受當下吧!
當對人對事有要求時, 其實是另一種苛索回報, 雙方都會有壓力和難受, 因為達標亦要互相牽引和要求…….. 過程雙方都會很痛苦, 只有放手, 放下任何期望, 返璞歸真, 順其自然, 雙贏局面就會出現.
當然過程是會有起有伏, 只要堅持, 跌倒再起, 屢敗屢戰, 總有成功一天.
我深深記得華山的一句話, 當愛由心而出時, 只有一句[多謝]。
所以,無論看到什麼,那怕不快樂的,內心只會由憐生愛,那來怒氣,只會替對方憐惜,感恩上天對自己不薄,更有動力幫助別人……. 愛是很寬很大, 容不下自己的渺小,看到的只有自己不足,大家一起努力向前吧,活在今天,努力共勉之。XD
這是需要不少智慧的呢,一起學習
Vanessa写的好好啊。我也有类似的经历,那时上完DP以后打垒球的performance提高了很多呢 ^^。是啊,只要放松自己的操控,欣赏和享受这一刻的环境就好了。
Peter, 講就容易, 做就困難多了, 最近我又’撞板’太努力地嘗試解決問題, 就是忘記要’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