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隨筆之「全民 self-coach 」系列 – 善用情緒篇
SC72 為何我的需要,比別人的更重要?
妒忌,就是覺得對方搶走了本應屬於我的東西,因此產生怨恨和不甘。妒忌無處不在,我們會妒忌父母愛錫兄弟姊妹比我多、妒忌別人升職加薪、妒忌伴侶關心別人、妒忌同事同學出色優秀飛黃騰達。 妒忌,可以非常可怕,令人徹底失控,帶來巨大傷害。 妒忌的表層情緒是憤怒,覺得不公平、不被尊重,實質上是一種獨佔的心態,源於內在的匱乏感、不安全感,要藉著捉緊外在的人事物,才能肯定我的價值。妒忌的底蘊是恐懼——恐懼失去、恐懼孤獨、恐懼一無所有。 好多人認為親密關係中的妒忌,是愛的表現,「我愛你,才會妒忌。」其實,妒忌是愛的相反。真正的愛,是清淨的、不是佔有對方,而是渴望對方幸福快樂。妒忌的愛,是「你只可以和我快樂,如果你和其他人快樂,我便憤怒、指責甚至傷害你。」 妒忌的根源,是「假我」(Ego) 受威脅。「假我」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充滿恐懼,自卑又自大,時時在比較,二元對立,杯弓蛇影,需要操控、佔有、投射、批評,無止境地索取肯定、認同、尊重,將自己的需要,變成世界的中心。 世界上那麼多人,基於甚麼,我比別人更重要?為甚麼我的需要,比別人的需要更有份量?這些期望,完全不合理,唯一理由是我們認同了、捉緊了「假我」。Ego 是恐懼投射出來的幻相,所以是「假」我。所以,妒忌的源頭不是「真愛」,而是扭曲自己的「假我」。
Read moreSC63 逆境轉身
A對政府非常不滿,他積極參與一個政治團體。後來,這個團體發生內部鬥爭,他覺得被出賣,非常沮喪。禍不單行,他與同事發生激烈衝擊,即時被裁員,還惹上官非。A的情緒,到了爆發點。 原來,A成長時,受過父母很深的傷害,內心充滿憤怒。我讓A逐步把原生家庭的傷口處理好,找回寬恕的力量。A很勇敢,終於寬恕了父母、同事和老闆,最後寬恕了自己,整個人即時輕鬆起來,重拾自信。 A繼續關心政治,態度變得平和、冷靜。他的出發點,由憤怒轉化為愛。最奇妙是新工作的老闆,讚賞他有「親和力」。A說:「一輩子都未試過有人形容我有親和力,向來別人都描述我為火爆和暴烈。原來,我真的改變了,非常感動。」 出發點改變了,整個世界便改變。關鍵不是我們說了甚麼,而是我們帶著怎樣的出發點和能量。 半年後,再收到喜訊。A被升為經理,帶領20位下屬。A非常感恩,說老闆欣賞他「具團隊精神,忠誠可靠」。 A說:「當年被出賣的傷痛,原來是生命的禮物,讓我學習重視、尊重每一個生命,領悟團隊精神、個人誠信的價值。」 情緒,是生命的禮物。關鍵是坦誠接納、勇敢面對。 練習四:善用情緒 1、情緒是身心失衡的訊號,值得我們重視。請讓自己安靜,好好檢視自身的情緒模式,心平氣和地看到過去的情緒模式,完全放下批判,純然接納,承認這是我的人生功課。2、情緒就像一個千層糕,一般人最常見的表層情緒是憤怒和抗拒,最常見的核心情緒是恐懼、內疚、無奈、自卑。請讓自己完全放鬆,感受自己最常見的表層情緒和核心情緒。3、閉目,靜心,回顧過去最常呈現的情緒,感受當時的情緒狀態和行為模式。4、問自己:這些情緒,提醒我甚麼?譬如,憤怒提醒我放下期望,放下改變對方的欲望。內疚提醒我毋須用過去的錯去懲罰今天的自己。恐懼提醒我小心行事,毋須想像未發生的災難來摧毀當下的平安。5、可以寫出自己的情緒模式,譬如當我憤怒,就會指責和攻擊,然後破壞關係,之後會內疚和自責,會不斷購物、講是非、用性關係來逃避和掩飾。或者,我會壓抑情緒,不斷做義工、看電影、玩電腦,然後會發洩在伴侶身上,攻擊對方,破壞關係,然後自己覺得孤獨和內疚,接著又繼續做義工、看電影、玩電腦。6、寫出情緒模式後,問自己:我為自己的情緒模式,付上甚麼代價?7、衷心向過往的自己和對方道歉。雙手擁抱雙臂,代表完全接納自己。然後,做情緒的主人,跟自己說:我不是我的情緒(譬如內疚、自卑、恐懼、妒忌等),我擁有我的情緒,當我有這些情緒的體驗,我可以選擇XXX(譬如選擇接納自己、選擇放下過去、停止批判自己、選擇放下別人的目光等)。如果有導師從旁協助,效果會更好。
Read moreSC62 寬恕:企圖自殺的男人
上週,我收到一個網民的求助訊息,說她丈夫情緒失控,想自殺,問我如何是好? 我馬上將多個防止自殺的求助熱線發給她。十分鐘後,她說所有電話都打不通。我說既然如此,請你丈夫直接聯絡我。不久,我收到她丈夫的訊息。原來,他拿盡家裏的錢去澳門賭博,輸光了太太的積蓄,他深深內疚、羞恥,無勇氣面對太太,想結束生命。 我對他說:「你主動向我求助,已經很勇敢;你其實不是求死,而是求生。我感受到太太還很愛你,這是最難得、最珍貴的。錢失去,可以賺回來。香港人都曾經風光過、跌倒過,這些榮辱得失,過眼雲煙,最重要是你太太仍然愛你,這是最珍貴的。為了你自己,為了這個家,你值得更加積極。」 我鼓勵他立刻用最誠懇的態度,向太太道歉,並且用最大的決心,承諾真正改變。然後我跟他說,單靠自己的力量並不足夠,請他立刻向戒賭的社福機構和社工求助。 當晚,我收到他的訊息,已經向太太道歉,太太願意原諒他。他說:「我已走投無路,一定要翻身!」 三日後,我收到他的訊息:「感謝華山老師的支持,太太真的原諒我,和我一起面對。她很偉大,我不能辜負她的愛。已經約見了戒賭機構的社工,我會積極面對。放心。」 我非常感動,只要我們對身邊人多一分敏感、多一分體諒,就能夠減少人世間很多的傷痛和悲劇。
Read moreSC61 與其自我懲罰、不如徹底寬恕!
A今年48歲,在暴力家庭長大,兒時經常被父親毒打。如今,A做了爸爸,經常將情緒發洩在9歲的兒子身上,感覺非常內疚。孩子最近對A說想自殺,還問「爸爸,人死後,是不是就沒有人強迫他做功課?」A很害怕,於是帶孩子去看精神科醫生,現在孩子每天都服用精神科藥物。 我對A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無需活在過去的傷口,不斷用過去的錯懲罰和傷害自己,這樣只會令自己更加痛苦。承受第二度傷害。「孩子是你的心靈天使,他是來幫你放下內疚,學習真正的慈悲和寬恕。」 我鼓勵A衷心向孩子道歉:「爸爸很愛你,只是不懂得如何去愛,因為我也不懂得愛自己。爸爸的成長過程,傷痕累累,所以用了錯誤的方法,傷害了你。對不起!爸爸會學習尊重你、聆聽你的需要,好嗎?」 我亦鼓勵A和已逝世的父母修和。父母雖然是他的「加害者」,其實也是時代的受害者,內心同樣傷痕纍纍。我鼓勵A理解父母時代的局限,寬恕父母,將父母的命運,歸還給父母;同時,用最大的意向,停止複製父母的模式。 晚上,我收到A的短訊,他說已經向孩子道歉,孩子不懂得反應,呆了一陣子,默默回房間去。到了晚上,孩子一反常態,非常活潑可愛,不斷和爸爸說話玩耍。A很多年都未試過這麼高興。 我鼓勵A持續學習有效的溝通,確保孩子收到父親的尊重和愛。次日,再收到A的短訊,他說一覺睡到天亮,從未如此舒坦,A跟我說:「要看精神科的其實是他自己,不是他兒子」。 當我們放下批判和自責,自然心安理得、身心健康。寬恕,是終極的救贖。
Read moreSC75 親密關係,就是最好的修行
C跟我說,丈夫有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經常打她,從前丈夫是很溫柔的。 我對C說,人不會無緣無故改變。原來,C有潔癖,一直嫌棄丈夫骯髒,女兒出生後,多次在女兒面前說「爸爸污穢不堪」,令丈夫尷尬、憤怒。C的丈夫有兩個弟弟,非常出色,成績優異,在海外名牌大學畢業,儘管C很努力,成績、事業都遠遜弟弟,從小得不到父母的認同,亦駕馭不了弟弟,所以他非常自卑和妒忌。 我跟C說:請理解丈夫這些暴力行為背後的自卑和傷痛,請不要在女兒面前批評他,相反,試著在女兒面前用心讚賞他的努力和熱誠,讓他重拾一個男人的尊嚴、父親的尊嚴。 C真的改變,用心去理解、欣賞丈夫的優點,譬如顧家、勤奮、能幹等。不消數天,C就發現了不一樣的丈夫!丈夫竟主動向她道歉,保證以後不會再有暴力行為。 C發現,原來自己對丈夫也有投射。她7歲時曾被一個污穢不堪的男人非禮,從此對污穢的男子有強烈抗拒,不自覺投射在丈夫身上。這樁童年被非禮的事,C早已遺忘,若不是與丈夫關係出現困難,她不會想起。當C改變,丈夫對她也溫柔許多,C非常感動。 我們都有妒忌、投射的經歷。獨自一人的時候,彷彿一切很好,其實未受到真正的考驗,未看見自身的盲點。進入親密關係,我們才意識自己要做甚麼功課。親密關係赤裸裸,無法掩飾,如果懂得不互相投射、互相攻擊,便可一起照鏡、互相提醒、共同提升。 關係是最好的修行,彼此關心不上鎖,連成一體有自我。
Read moreSC60 批判對方,背後往往是深層自責
B結婚前,無意中發現男朋友持續和另一女子有性關係,她非常憤怒、震驚,即時分手。 從此,B跌進痛苦深淵。她本是一間機構的高層,自此崩潰了,畏首畏尾,害怕做錯決定,逐漸患上抑鬱症,要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B表面上是嬲她男朋友,實際上是嬲自己,覺得自己死蠢。她完全失去自信,工作表現一落千丈,最終被裁員,幾次情緒失控,曾入住精神病院。 B最近好轉,與我相遇。我先讓B抒發對前男朋友的憤怒,然後透過一系列內在小孩的練習,令B尋回自己的價值。當B逐漸放下憤怒,發現自己原來也有責任。她承認自己非常情緒化,不懂溝通,經常半夜吵醒男友,逼男友聽她講感受,即使男友多次投訴,她也不理會,甚至批評男朋友不愛她。 B終於明白,其實是自己逼走男友,尤其是當她發現男友的新女友又肥又矮,B非常震驚,不相信自己竟會輸給她。原來,這女子非常溫柔、善於聆聽,對B來說,真是當頭棒喝。B承認她不懂溫柔、情緒反覆,經常將情緒垃圾倒給男友。 B終於覺醒,變得謙卑、踏實,身心愈來愈健康。 其實,我們都是B:表面上對某人、某事的憤怒,其實掩飾著背後對自己的深層自責。大家不妨閉上眼睛,誠實問自己「我對誰有最多的憤怒和投射?我為這些憤怒和投射,付上甚麼代價?」 課題只會不斷重複,直到我們學懂為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