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36 慈心禪

唯獨消融「假我」,至善「大我」才會呈現。體現大我,先要自愛,連結內在神聖。南傳和藏傳佛教的迴向,先把禪修喜悅迴向自己,喜悅平靜,才迴向她人。 真誠助人時,大腦會分泌「催產素」(oxytocin)和「腦內啡」(endorphin),讓人快樂的天然止痛劑,降低「皮質醇」(cortisol),紓減壓力、增加喜悅。慈心禪,將妄念化為慈悲心、清淨心、平等心;先向自己送上慈心,養成習慣,推己及人。 我們可以輕輕閉目,觀想一股善良暖意由內心深處湧出,遍滿全身。心中默念祝福語: 1、願我平安,利益眾生。2、願我健康,因病得福。3、願我自在,善用挫敗。4、願我幸福,清淨自在。 念誦慈心禪,要發出聲音,因為聲音震頻有強大療癒功效;否則只是頭腦的想像。然後,將這份清淨心傳開,從家人、伴侶、朋友、公眾人物,最後是抗拒的人。慈心禪的內容有許多版本,大家可以因時制宜,取神而捨形,毋須拘泥名相。 1、願妳平安,利益眾生。2、願妳健康,因病得福。3、願妳自在,善用挫敗。4、願妳幸福,清淨自在。 我們通常心胸狹隘,無法祝福抗拒的人。修習慈心禪,正好柔化二元,跨越妳我藩籬。下次站在街角,看見地盤工人、街頭藝人、餐廳侍應,或任何人,做慈心練習,哪怕只有十秒鐘,也足以融化僵硬心腸。正向心理學創辦人Martin Seligman表示:「想快樂一小時,就去睡午覺;想快樂一整天,就去釣魚;想快樂一個月,就去結婚;想快樂一輩子,就去幫助人。」 據佛經記載,佛陀在舍衛城弘法時,一群比丘請求佛陀傳授修禪的方法。佛陀就教導「慈心」的修習法門,培養內心安祥自在,對所有眾生散發慈心。這也是慈心禪的緣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Read more

SC35 覺醒心理學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John Welwood博士,2009年出版《覺醒心理學》(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從東方禪修及西方心理學探索「覺醒」。 Welwood欣賞心理學有效解讀潛意識運作,讓我們認識情緒,減少自欺,重建現世的幸福感。心理治療處理扭曲的人際關係,卻忽略心靈覺醒。佛法正好提升心理治療的深度和維度,透過心靈內觀,觀照自心,超越「假我」、證悟「無我」。 心靈修行,擺脫俗世羈絆,看似超凡,卻容易變質,淪為靈性迴避 (spiritual bypassing),利用修行逃避成長傷痛,建立靈性超我 (spiritual superego),否定真實情緒,自命清高、滿口術語、傲慢偏執。許多人成長時傷痕累累,兜兜轉轉,直到遇見心靈修行,靈光一閃,著迷禱告參拜。可是,內心積壓情緒,靜坐時勾起深層創傷,無法招架,容易入魔。 靈性和人性,缺一不可,切忌追逐靈性而抹煞人性,或者沉溺人性而忽略靈性。Welwood認為,人是身心靈連結的生命整體。靈性,需要落實到生活的每個環節。人性,值得關心靈性向度,持續提升修為,體驗天地人合一的清淨心。 心理治療和佛法,對治不同階段的需要。佛法是終極法門,同時需要處理現世創傷。Welwood提倡東方禪修及西方心理學的有機整合,關鍵是覺察,讓逆境成為修心道場。這份覺察力,坦然擁抱生命的最痛;唯獨夠痛,平時道貌岸然的「假我」,才被撼動。這是當下轉念的良機,走進內心最痛,安住其中,深呼吸:接納它、擁抱它、祝福它,純然覺察,再深呼吸,「假我」逐漸消融,煩惱煙消雲散。 正念並非萬靈丹,即使是最優秀的正念老師,也要處理自身的成長傷痛。正念不是讓我們完美,而是接納不完美。所以,無須期望老師完美,修行老師也是普通人,用心覺察當下,學習真正寬恕;不是「我寬恕妳」的道德高地,而是連結每個生命的內在神聖,接納自身脆弱,一切如實如是,深刻體驗:我和妳一樣。許多尋道者兜兜轉轉,對己批判、對人怨恨,Welwood鼓勵我們放下愧疚和羞恥,迴向給曾經傷害我們的人,不讓怨恨殘留內心。慈心禪是很好的選擇。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Read more

SC34 既然一切都是投射,何不投射清淨的世界?

中國文化首次提及「以假修真」,可能是唐太宗時代的古籍「大道心德」第44章:「天道降於世,勸人行善以修真,應借假修真,借人身之假體,修道以成真。」 肉身軀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合成,沒有自性存在的本質。地是骨肉,水是血液,火是溫度,風是呼吸。人世間的人事物,都是特定時空因緣和合而成,緣聚而生、緣盡而滅。本來無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若然一切都是虛幻,修行修甚麼?修行,就是善用虛幻的物質世界,修練跨越物質的心靈修為。因此,每次情緒出問題,我們都感謝它,因為情緒幫我們看清一切的鏡花水月,生滅不息,有聚有散,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了悟生死。當我不再執著變幻無常的「我」和「我的」,就能豁達面對一切得失、順逆,不再捉緊我的感受、我的身體、我的成就、我的痛苦、我的看法,進而體會:我不是我的身體、我不是我的情緒、我不是我的角色、我不是我的想法。放輕外在人事物,回歸當下的心,是修為自己的基本功。 以假修真,在東方修行世界非常普遍。根據密宗的說法,我們平常看到的「真相」,不過是心的投射。香港有許多集體投射,譬如「有錢就快樂」。其實,今天的香港,有錢沒錢都不怎麼快樂。密宗認為:既然一切都是投射,為何不投射一個清淨世界? 初學者會對此感覺陌生,因為我們已經習慣荒謬的世界,那個虛假的念頭和感覺,變成了我們唯一的真,我們已經和本心割裂了。 「以假修真」這個工具,綜合多種修行門派的智慧,讓我放下那個作繭自縛的「假我」。

Read more

SC33 透過「 假 」 的表達,尋回「真」的力量

歷史上第一位將「以假修真」應用在心理治療的人,可能是奧地利治療師Alfred Adler。他在1920年代提出 “Acting as if” 的心理技術,假戲真做。Adler曾經幫過一位非常自卑的求助者,叫他假裝充滿自信,模仿自信者的言談舉止。結果,他經歷到從未體驗過的自信。Adler發現,我們平常所說的個性和價值觀,其實是不斷修正和創造的過程,根本沒有自性存在的本質。只要真的相信,我們可以成為最渴望的自己。只要相信,便能看見。 Acting as if 啓發了心理治療的不同門派,例如德國治療師Perls於1940年代提出完形治療(Gestalt Therapy),認為轉化的關鍵,在於當下體驗Here and now。譬如,求助者抗拒父親,治療師就會放一張空凳在求助者面前,請他觀想父親坐在那兒,然後將心裏感受全盤傾訴。說罷,治療師請求助者起來,坐在面前的那張空凳,感受自己成為父親,感受父親當年的無奈、憤怒、內疚等情緒,然後從父親的角度,對兒子(自己)說話。 當我們真心實意進入對方的位置,感受對方的感受,便不會再受困於作繭自綁的死胡同。轉變,便即時發生。 我曾遇到一位極抗拒母親的B女士,請她嘗試向媽媽說句「我愛你」,B認為太虛偽,說不出,我就和B說:「是的,真的好假,不過你就當成演戲吧,你輕聲說便可以。」B真的嘗試去講,可惜幾乎沒有聲音。我鼓勵她再試多一次,B忽然靜下來,閉目,眼淚慢慢流下。然後,她開始嚎哭,很大聲地喊:「媽媽我好愛你!」 以假修真的「假」,其實不是真的「假」。B多年感受的、唯一的所謂「真」,就是對母親的抗拒。我們放下抗拒和恐懼,愛便可以流動,我們尋回內心「真」的力量。

Read more

SC32 沒有慈悲心,神通只是怪力亂神的小我把戲。

C的朋友經常自誇是極高次元的老靈魂,已經開悟很久。但是,C看這位朋友的人際關係甚差,說話不切實際,所以C問:「如何區分一個人真的開悟,還是自欺欺人?」 我未開悟,不敢多說,只能分享老師的教導和自己的感悟,渴望拋磚引玉,引發更多良性討論。 如果一個人經常自誇「已經開悟了」,可能是未開悟的指標,因為真正開悟的話, 「我」已經消失了,再沒需要炫耀或者被證明的「我」。 我們可能有許多靈性體驗,甚至掌握通靈的技術,然而這和開悟無關。真正的修行,由生活開始,由關係開始。如果一個人不快樂、充滿抱怨,卻以高維度老靈魂自居,就要小心。修行,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包括自身的脆弱、恐懼、貪婪。如果不處理這些問題,一味追求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實在捨本逐末。前世是甚麼,不是最重要,反正我們有無窮盡的前世,無需太執著前世恩怨。這些執著,可能只是假我(Ego) 用來證明 「我的」 獨特性和優越感。 即使擁有神通,不用興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需要謙卑,善用神通之力。如果缺少慈悲心,神通可以是假我把戲,怪力亂神。 開悟是非常美麗的體驗,問題是,誰在開悟?真有一個「我」在開悟嗎?如果還存在一個「我」去追求開悟,所謂開悟,可能只是假我把戲。與其追逐甚麼靈性層次和境界,倒不如踏實在生活中修行,讓身邊每個人都收到踏實的愛。譬如說,當見到父母在發脾氣,就嘗試平靜地感受父母的孤單、無奈;當見到老闆橫蠻無理,就嘗試放下批判,感受老闆內心深層的恐懼,送上祝福。 當我們持續用心貢獻給身邊每一個人,我們生命的質素和修為便會慢慢提升,進而體會當下生命的真、善、美。

Read more

SC31 清淨的愛,源自清淨的「我」。

一切痛苦,源自貪執;一切貪執,源自假我。 「假我」能夠控制「我」,只因我們認同它,投射出與眾生對立、孤獨匱乏的「分離自我」,不斷向外索求,執著「我和我的」,容易捲進人際衝突,創造情緒鬧劇。「如果妳愛我,妳就應該滿足我的需要」、「妳是我的孩子,所以妳要聽我話」;此番種種,盡是條件交換,看似犧牲自己,實際操控對方、索取認同,堅持我對妳錯。 「假我」愈僵硬,愛得愈痛苦。人間的愛,充滿貪執,帶著「我的」期望,施恩求報,滿口說愛,實際是要對方滿足「我的」需要,因愛為名,索取為實,當然兩敗俱傷。 「假我」只能假愛。清淨的愛,源自清淨的「我」,輕柔自在,溫暖人間。「我」不再孤立,而是與萬物同頻共振,融進清淨「大我」,放下二元,深度自愛,無為而無所不為,無念而念念自如,成為宇宙管道,順天意、非我意,明心見性,處處淨土。「我」源自宇宙,也回歸宇宙;聚非聚、散非散、不生不滅、道法自然。 人生,離不開這個「我」;生活認知,也依靠「我」。與其否定和批判「我」,不如有效善用和珍惜,作為修行工具,利己利她、利益眾生。 正念,提供靈性向度,讓我們消融「小我」、體驗「大我」、學習「無我」。「小我」立足我執、小氣小家、只能做小事;「大我」立足團隊、大氣大度、攜手做大事;「無我」立足空性,做事無疆界,穿梭東南西北,連結至善至美,圓滿生命人格。修持「無我」智慧,開啟解脫之路,袪除「假我」妄執。「我」繼續修行,卻沒有「我在修行」的妄念。 「無我」,不是超凡境界。說到底,誰在「無我」?誰在「開悟」?誰在輪迴轉世? 一旦覺得「我已經無我了」,大抵只是「假我」的欲望投射。因此,毋須追逐「無我」,既不執為實有,也不斥為虛無。回歸當下正念,方為正本清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Read more

SC30 痛苦,源自假我

正念教練,最大的危機來自Ego (假我),通常翻譯為「小我」或「自我」,是頭腦基於恐懼而投射的扭曲自我認同,自編自導自演,誤以為「我的身體」、「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就等於「我」,永遠以「(假)我」為本。即使關心別人,也是為着「我的利益」;即使去愛,容易淪為「貪愛」,充滿「我的」期望,要求對方滿足「我的」需要,自然「愛」得痛苦。執著「假我」,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每個人都有「假我」。不論貧富老少,同樣需要被需要,渴望被渴望。「假我」是刹那生滅的心念相續,誤將念念相續的虛幻投射,視為真相,與其他「假我」對立,因愛之名,「我為妳好」,互相投射和索取。正如熱戀初期,盡情美化對方;直到熱情冷卻,盡情醜化對方。問題是: 1、這個傷害我的她,其實在哪裡?2、這個受傷害的我,其實在哪裡?3、如果我指責她,其實誰傷害我?4、如果放下投射,假我將會怎樣? 「假我」抓緊「過去」、期盼「將來」。問題是,生命那個經歷,不是當下經歷?我此刻講述的「過去」和「將來」,存在那裡?我在甚麼時間,講述過去和未來?答案只能是「當下」。 出路是聚焦當下,放下對「過去」的執著、對「將來」的焦慮。一旦離開「過去-現在-未來」單軌直線時間觀,即時晴空萬里,消融時間,「假我」即時灰飛煙滅。臨在當下,是「假我」的剋星,根本找不到自性存在的「我」。 沒有時間,「我」是甚麼?沒有身份,「我」剩下甚麼? 回歸當下,放下頭腦盔甲、剝落身份外殼,「我」被解放,既恐懼、又自由;回歸宇宙無盡時空,體會萬物一體相連,了悟死亡幻相,體驗「無我的愛」。 持續正念,寧靜自在,「假我」逐漸被清淨心取代。這份清淨心,起初只是感受,透過持續練習,成為生命常態,消融「假我」,初嚐「無物無我」的大自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Read more

SC29 我們都是彩虹

我們常以為,「我」是獨一無二的自性存在,與所有「非我」二元對立,汲汲追求「我的伴侶」、「我的事業」、「我的幸福」。這個孤獨的「假我」,排斥「非我」,渴望「假我」永續快樂。可是,世間一切,源自地、水、火、風,隨緣而生、緣盡而滅、生滅無常。每刻的我,一去不返。愈貪執「我」,愈是痛苦。 「我」猶如彩虹,幻象千變,當太陽照射空中水滴,光線便折射出拱形漸層光譜,色彩無限多,變化無窮盡。只要空氣水份和照射角度改變,彩虹便消失,猶如海市蜃樓。 我們都是彩虹,緣起性空。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世上一切,無常、無我、無自性,沒有自主性、獨立性、永恆性。我們擁有的一切,盡是「假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我們每刻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細胞繁衍衰老,分裂生滅不息。 我們痛苦,只因試圖抓緊每刻不斷消逝的「我」。 試想,將緊握拳頭的手打開後,「拳頭」去了哪裡?生命莫不如是,因應特定條件而生滅。執著「我和我的」,便會心苦。心要不苦,需要正念,觀照散亂雜念,看清「我的」無明愚笨,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抗拒生老病死、排斥離情別緒。 正念,讓我們如實、如是、如常,覺察生命一切順逆,不再將「假聚散」視為「真幸福」,不再將「假妄念」視為「真智慧」。假我,不是真如,永遠不是出路。 假我就是我執。假我愈強大,執著愈強烈,充滿名利心、妒嫉心、貪婪心、恐懼心。修行就是修心。正念,讓我們覺察身心,從身體開始,因為所有情緒都如實反映在身體上。覺察內在情緒,緩緩呼吸,從頭到腳,用心感受身體每個部位,再深呼吸,慢慢掃描,情緒便開始平靜下來,從惱羞成怒的假我,轉化為輕鬆自在的清淨心。 心清萬物清,心在萬物在。正念教練的最大任務,是讓覺察成為自己一輩子的修鍊,以身作則,啟動清淨能量場,與宇宙大愛同頻共振,讓案主體驗到深層的平安,在安全信任的環境下,掌握自我淨化的法門,找回內在力量、重拾內在平安。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Read more

SC28 先要「有我」,才能「無我」

成長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策略,因材施教。試想,當一個人傷痕累累、支離破碎,還要她放下自我、學習無我,只會雪上加霜。她最需要的不是拯救別人,而是救贖自己;這不是自私,而是自愛。要求大海遇溺的求救者,去拯救另一位遇溺者,實在不合情理。相反,當她已經療癒,散發健康氣色,請她修為自己,就切合時宜。 聖嚴法師認為,生命轉化有四個階段:「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首先是認識自我,深刻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這個「我」只會複製根深蒂固的自動導航習性。 如果連「我是誰」都惘然不解,連「生為何」也毫無覺知,一味追逐感官快感,沉溺名利權慾,生命自然渾渾噩噩、一塌糊塗。我們需要循步漸進,建立自信自我、自尊自重,方有能力反思「我執」。先要「有我」,才能「無我」。清晰「自我」,才能「捨我」。善用這個「我」,方能探索「我執」禍害,最終選擇修心,放下「假我」(ego)。 香港首富李嘉誠公開表示,將來的墓志銘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他說:「建立自我,能讓個人夢想成真;追求無我,能讓更大的理想成真」。換言之,建立健康人格,是做人的目標;追求無我,則是探索生命的終極意義。兩者互補互助,沒有衝突。 當然,充滿執念的「我」要放下「假我」,隨時會強化「我的」靈性傲慢 — 「我比妳更謙卑、更無我」。所以,真正修行,需要高度覺察,狠下功夫,謙卑內修,才能摒棄習性,逐步淨化自我。從「假我/小我」、「大我」到「無我」,需要按部就班。如果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正念教練啟動清淨道場,讓案主當下臨在,行於其所當行,止於其所當止,信任案主的內在至善,信任每個當下,翻轉「假我」,讓「我」成為永無止境的創造過程。 正念是東方本位的心智修鍊,教練學是西方本位的行動綱領。兩者結合,道術雙修,讓案主回歸清淨心,如實觀照,從「假我/小我」轉化為「大我」,最終走進「無我」,轉化疏離割裂的恐懼,了悟圓融合一的自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