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40 為何拯救者會變成加害者?

拯救者往往過分熱心干涉別人的私生活,背負別人的責任,以愛為名,操控為實,心態是「如果不出手幫忙,對方會非常痛苦,怎忍心見死不救?」拯救者習慣就將自己的操控行為合理化為愛,最終自食其果,淪為受害者。這種情況,常見於母子關係。嬰兒沒有自理能力,需要母親保護。可是,孩子長大後,母親仍繼續做拯救者,將孩子的生活、學業、工作、戀愛乃至婚姻,都一手包辦,剝奪了孩子負責任的機會。於是,孩子加倍依賴,恐懼獨立,不懂承擔。拯救者通常會說:「沒有我,他就痛苦」;先認定對方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任,然後認為我必需背負對方的責任。有些孩子十四、五歲了,母親、傭工依然幫他揹書包、綁鞋帶。結果,孩子極度依賴,失去自理能力,母親抱怨「我的孩子真沒用呀!永遠學不會….」其實,是母親太享受當拯救者,潛意識擔心孩子不再需要偉大母親,自己失去存在價值。拯救者表面強大,其實缺乏安全感,很需要「被需要」。看似是慈悲,根源是自卑和恐懼。因此,拯救者的潛意識,不斷在受助者身上製造需要,令對方持續依賴自己。拯救者持續操控孩子,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學懂負責任。男孩長大後,會渴望女伴當母親的角色,全盤照顧他所有需要;女孩長大後,會渴望捉緊一個男人,透過為他犧牲來操控他,複製歷代中國女性的命運。

Read more

SC39 我們都曾捲入受害三角循環!

美國心理學家Stephen Karpman在1968年提出「受害三角循環」,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曾捲入受害者— 加害者— 拯救者的三角循環。面對同一段關係,我們可以重複扮演這三個角色。舉個例子:20年前,某香港男子因豪賭而欠下巨債,母親非常痛苦,不斷勸他戒賭,同時又不斷替他還債。結果,高利貸找上門,母親走投無路,四出訛騙親友投資,最終東窗事發,親友極度憤怒,指責該名母親。母親無法承受巨大壓力,自殺身亡。這位母親,原本是兒子賭博的受害者,嘗試做拯救者不成,繼而變成加害者去欺騙親戚朋友,最後自戕,成為受害者。 許多研究發現,持續的沉溺行為背後,往往有個不能自拔的拯救者。拯救者出手相助,往往是自己需要「被需要」,享受做拯救者的道德優越感,便姑息沉溺者,甚至不希望對方康復,因為如果對方康復,拯救者便失去存在價值。 另一個例子,B的丈夫有外遇,B非常憤怒和傷心,嘗試拯救婚姻不成,發出百多封電郵給丈夫公司所有人,嚴厲辱罵丈夫,最終令到丈夫失業。丈夫痛苦無助,回來找B修好,B接納丈夫,借錢幫忙,心裏卻十分不甘,便與另一個男人發生性關係,作為報復。不幸是B和情人在家中做愛時,被丈夫撞破,丈夫拿出廚房的刀,最終被判監禁。B本是受害者,嘗試做拯救者不成,成為加害者。最終,大家都是受害者。 Stephen Karpman指出,在受害三角循環中,每個人最終都是受害者,因為三方面都不負責任:拯救者背負了受害者的責任,令受害者不需負責任;受害者將責任推卸給加害者,逃避負責任;加害者要別人滿足自己的需要,也是不負責任、自我中心的。受害三角循環,互相吸引,惡性循環,永不超生。唯一出路,是建立健康界線,徹底離開三角循環的模式。

Read more

SC38 如何面對情緒勒索?

如果面對情緒勒索,關鍵不在對方,在自己。對方傷害我,是他的責任;我容許自己持續被傷害,就是自己的責任。受害者通常不懂愛自己,欠缺自我價值,即使被欺凌也不懂拒絕,甚至享受「被需要」的快感。原來,我們最害怕的,不是受傷害,而是冷漠死寂的關係,感到沒有人關心和重視我,這是最痛苦的難熬。換言之,情緒勒索能夠持續,正因雙方都各取所需,變成索取和依賴並存的「互累症」(Co-dependency)。 愛,需要健康界線。第一步,就是釐清自己的情感底線,例如:伴侶持續辱罵、公然有第三者、揮霍無度、惡意揭露私隱、持續性暴力等等。每個人都有底線,許多人習慣委屈自己,結局帶來長遠傷害。 失敗的關係,令我們更加萎縮、沮喪、討厭自己。成功的關係,令我們更加慈悲、自在、愛惜自己。 終止情感勒索,我們需要帶着自愛,清晰說「不」,表達我們的底線,目的不是改變對方,而是尊重自己。表達自己,需要表裡如一,同時用心聆聽對方的需要,逐步協商雙方都接受的相處方式。過程中有五個原則: 1. 沒有人有責任、有能力、有需要完全滿足另一個人的期望。2. 快樂與否是自己的選擇;如果堅持痛苦,沒人可令我快樂。3. 如果我不設定情感底線,變相是鼓勵別人來決定我的界線。4. 說不並非拒絕對方,而是尊重自己,為自己的需要負責任。5. 不要背負屬於對方的責任,亦不要將自身責任推卸給別人。

Read more

SC37 情緒勒索,是關係的致命傷!

90年代美國心理治療師Susan Forward提出「情緒勒索」這個概念,就是有些人覺得沒有能力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便威迫利誘對方就範,透過展示傷痛來控制對方,再美其名為愛。譬如: 母親可能會說:「仔,你不是說過永遠照顧我嗎?沒想過你會那麼殘忍對阿媽」;父親可能會說:「如果你真的和她結婚,我不會認你是兒子,你令我太失望了」;男友可能會說:「既然妳不願意幫忙,我就去外面找女人,是妳逼我這樣做的」;女友可能會說:「如果你現在不回來,我就公開你的私隱,令你徹底身敗名裂」;老闆可能會說:「你太辜負我了,加班幾天就不滿,你的位置隨時可被取代啊」。 情緒勒索者要如願以償,通常咬着對方的死穴不放。先是譴責,無效就逐步升級,令對方感到害怕和內疚。嚴重者,以自殘、自殺要脅,逼使對方投降。這往往源自原生家庭;父母可能說過:「如果你乖,我就帶你出去玩」、「你聽話,我就會愛你」。給你甜頭,逼你就範。 情緒勒索者通常缺乏安全感,容易焦慮、恐懼、妒嫉,強加自己的需要在對方身上。被勒索者同樣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拒絕、被批判,明知對方要求無理、自私操控,依舊委屈自己,然後合理化為愛,自我催眠說:「我沒有選擇… … 難道見死不救?他已經很慘…… 」 情緒勒索需要雙方共謀,是共同的責任、共創的結果。雙方都扭曲了自己,以為我犧牲、我痛苦、要脋你,你就會愛我。結局,兩敗俱傷。 出路是「自己責任自己負」。我們快樂與否,完全是個人選擇,與別人無關。沒有人有能力、有需要、有責任背負我們的生命。健康人際關係,要有健康界線。

Read more

SC46 如何區分健康界線和劃清界線?

健康界線和劃清界線,截然不同。健康界線是基於對關係的珍惜和重視,渴望一起創造更健康的狀態;劃清界線卻是基於對關係的抗拒與不滿,不想有任何情感連結或接觸。 譬如,見到對方處於痛苦狀態,「劃清界線」就是覺得這與我無關,這是你的問題;「健康界線」則是依然關心,同時不會為對方的情緒負責任,只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即使對方指責我「令到」對方痛苦,我都無需認同,清晰將對方的責任,歸還對方。就算是情侶、家人般親密的關係,都尊重彼此的空間和選擇,無需24小時黏在一起,無需強逼對方接受自己認為美好的事,更不期望對方為我的情緒負責任。 健康界線就像是保護我們的皮膚,讓我們能健康地與外界連繫。它是安全的心理距離,不是一堵阻隔彼此連結、互相親近的圍牆。若我們基於重視關係而建立健康界線,我們會主動溝通,衷心欣賞和感謝對方,即使我們不認同對方的行為或觀點,仍可以具體欣賞對方的努力和付出,然後不帶批判地講述我們的底線和感受。 我們需要清晰區分雙方的界線和責任。即使我們有不被尊重的感受,對方未必有不尊重我們的意圖。所以我不會說「你傷害了我」,我只會說「我覺得受傷害」。溝通的目標,不是改變對方,更非指責,而是坦誠去表達自己,並且提出未來相處的良性建議,然後用心聆聽對方的回應。健康界線,絕非單方割席,是一起創造雙贏。 真正成熟、有修為的人,善於建立健康界線,因為有足夠的內在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無需劃地為牢、拒人千里。當然,如果對方情緒失控、或者惡意攻擊,我們就需要暫時劃清界線。

Read more

SC45 愛,需要健康界線

傳統中國社會,面子大過天;明明好想拒絕對方,但礙於人情和面子,不懂拒絕,結局委屈自己。 其實,沒有人有能力或責任去滿足另一個人的需要。我們為自己的生命定下優先次序和健康界線,才是真正愛自己,關係才會幸福。 唯獨我們懂得尊重自己的需要和底線,才可盡善盡美發揮自己。如果無止境、無界線地付出,疲於奔命,最終不甘心、憤怒和失望,生命力無限榨取以至枯竭。 任何關係都要有健康界線。若我不懂為關係設定界限,別人就會代我劃界線,我便長期活在別人的期望和標準下,自我畏縮和傷害,變相鼓勵對方不負責任。相反,人際關係有了健康界線,大家都輕鬆、坦然、真實地做自己,大家都充分發揮生命、善用生命、享受生命。 設定健康界線,創造雙贏,方法是:讓自己內心帶著愛,清晰自己的出發點,直接表達需要。自己責任自己負,不背負對方的責任;不侵犯對方的私隱,也不讓對方侵犯我的私隱,更不需假裝受害者去搏取同情。“No” is a complete sentence. 說不,理直氣壯,表裡如一。 唯獨我們有健康界線,不再背負別人的責任,我們的生命才真正屬於自己,我們才會輕鬆自在,表裏如一,發揮自己。 真正自愛,真正慈悲,需要健康界線。

Read more

SC44 用過去的悲痛,懲罰今日的自己

三年前,B的母親病逝,B很傷心,後悔不懂得關心母親,非常內疚和無奈,用工作麻醉自己。 我問B:「請妳感受一下,如果媽媽這刻坐在妳面前,她最想和妳說的一句話,是甚麼?」 B雙目發亮,說:「媽媽最想我快樂!」我對B說:「是啊!我相信媽媽最想妳幸福快樂!」我鼓勵B放鬆,想像媽媽坐在她面前,對著她微笑,然後請B直接向媽媽說:「媽媽我愛妳!我好想念妳!對不起,我過去不懂珍惜,謝謝媽媽的愛,祝福妳永遠幸福快樂!」 B真的和母親對話,哭成淚人。慢慢,B重拾起愛的連結和力量,跟媽媽說:「謝謝媽媽的愛,我會精彩活下去,將媽媽的愛傳開去。」B張開眼睛後,充滿初心的喜悅,說:「很舒服,我真的感受到媽媽的愛,好像找回自己失落了的心,好溫暖。」 我說,真正的愛,跨越時間和空間。 兩天後,B到老人院探望姨姨。她是母親當年的摯友,媽媽離世後,B再沒有聯絡姨姨。姨姨看見B來訪,非常興奮,兩人暢談三小時。B告訴姨姨,她會將媽媽的愛傳開去,姨姨大力讚賞,細訴當年和媽媽的各種軼事。姨姨說:「妳媽媽是個偉大、善良的女人,妳好有福氣。」 B對我說:「我不會再活在過去的傷痛中,更無需懲罰自己。我過去的愛太自私了,不被滿足,就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其實,我完全有能力關心別人,為自己生命創造價值。我永遠都有選擇。」

Read more

SC43 如何尋找被愛的證據

E 55歲,覺得生活非常平淡,單身了20年,父母早已不在,又沒有伴侶,已經等待了一輩子,哪裏找尋被愛的證據?我跟E說:「等待別人來愛自己,是一種索取,不是真正的愛。」其實,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無條件的愛,我鼓勵E做四件事: 1. 讓自己放鬆、靜下來,腰背坐直、閉起眼睛,感受大自然的愛。大自然為我們帶來陽光、空氣、水、花草樹木,從沒止息,這份愛,毫無條件。想想:如果地球沒有空氣一小時,誰還能夠生存?是否值得感謝這份厚愛? 2. 感謝祖先。沒有父母和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經歷無數戰爭、動亂和傷痛,顛沛流離,饑寒交迫,尚且堅毅活下來,讓我們體驗到珍貴生命。我們是否值得好好道謝、道愛、道歉,然後,將祖先的愛,用心傳開去? 3. 感恩這生最重要的人。即使對方千瘡百孔,請理解對方背後的無奈和傷痛,還有對方的努力和付出。即使對方達不到我們的標準和期望,請誠實地看:我們也未必達到對方的要求?我們憑甚麼給自己諸多藉口,對別人卻嚴苛批評? 4. 感謝自己。用心寫一封信給自己,具體感謝自己一生的努力,為自己的付出而感動;然後,承諾好好愛自己,不再用過去的錯來懲罰今天的自己。感謝的焦點,不是外在成就,而是我們堅持不渝的努力和付出。只要有足夠的意向,自然找到方法。只要沒足夠的意向,自然找到藉口。

Read more

SC42 用自己的不幸,表達對父母的忠誠

C說從沒有被愛過。C非常坎坷,出生不久,父親便病逝;母親艱苦,後來也因癌病逝世。祖父當年在大陸,是自殺死的。C極痛苦,覺得自己與整個家族都命苦,唯一的生存動力,就是照顧11歲的貓兒。C說:「倘若貓貓離世,我就會自殺。」我嘉許C對貓兒的愛,鼓勵C連結愛護動物的同路人,為動物權益努力,尋回自己的價值和天命。我對C說:「我感受到你潛意識深深連繫著家人的不幸,甚至根本不容許自己快樂,覺得自己快樂就等於背叛家人,於是用痛苦來表達對父母的愛,甚至將這種不幸,變成自己的身份認同。」C問可以有甚麼選擇?我說:「你無需背負家族的責任,這是上一代的命運。報答父母的最好方法,就是我們好好活著,無需用痛苦懲罰自己,更無需用自己的不幸來表達對父母的忠誠。父母最渴望我們幸福快樂,不是痛苦。」C做了人生極重要的決定:「我決定放下家族的包袱,太辛苦了!」C經過一系列情緒和信念轉化後,把家人的不幸和自己的生命劃分健康的界線,既憐惜家人的不幸,同時更愛惜自己的生命,開始重拾內在的力量;C慢慢說:「我是潔淨的!我值得被愛!我值得幸福快樂!我感謝宇宙大愛的祝福,我會發揮自己去創造有價值的人生。」說罷,C有點激動,破涕為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C,都背負了別人的責任,以致無法活現自己的美麗潛能和無窮價值。此時此刻,我們可以誠實問自己:我是否活現自身生命的價值?我背負了誰的十字架?

Read more

SC41 每個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網民A說很想自殺。她自小就憎恨男人,父親是中港司機,年幼曾非禮並虐待A,而且在大陸有很多女人,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對妻子大聲喝罵、拳打腳踢。更不幸的,是A的母親經常辱罵她「死蠢!沒用!」無論A多麼努力,母親從不讚美半句;A對自己的人生,已經絕望。我和A說:「母親對妳是加害者,同時母親亦是受害者,無法承受丈夫的傷害,便將痛苦發洩在女兒身上,她覺得這樣很安全,知道妳不會傷害她。」A聽到後,對母親油然生出一份同理心,沉默良久,然後感觸地說:「媽媽痛苦,爸爸也一樣。爸爸自幼被父母毒打,童年意外受傷,右手殘缺,所以非常自卑,心態扭曲。」A說,這輩子只有祖母愛她,可惜祖母早已離世,A生無可戀。我說:「上天總讓我們體驗到愛。生命的智慧,就是尋找被愛的證據,而不是被害的證據。」我問:「你最欣賞祖母甚麼特質?」A激動地說:「祖母熱心幫人,常提醒我做人要善良、要厚道。」然後,我讓A重新連結祖母的愛,A非常感動,開始體諒父母,認真地說:「我不會辜負祖母對我的愛惜,我會好好愛自己。我愛我。華山老師請你放心。」我們都是A,容易掉進受害者的情意結,羅列大量證據,理直氣壯地把所有責任推卸到別人的身上,自己只有無奈和委屈,其實潛意識裏逃避自身責任,不去面對及提昇自己,結果作繭自縛、畫地為牢,只有痛苦不絕。直到一天,我們看到自己其實永遠有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做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做創造者。是痛苦還是快樂?全繫於當下的選擇。拒絕做受害者,堅持做創造者,是生命的智慧。

Read more